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又称东岳泰山君、泰山神、仁圣天齐王、天齐仁圣大帝,是东岳泰山之神。道教尊为“中界至尊东岳圣帝”、“东岳天齐大生仁元圣帝”、“威权自在天尊”等。东岳大帝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也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也是道教信仰中地位崇高的神仙。农历三月廿八为东岳大帝圣诞。因此会有不少善男信女前往泰山焚香祭拜,以示庆贺。
中国最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中,泰山位居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并由此延伸出几项具体职能: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泰山地处中国东方,阴阳交泰,万物之始,有生必有死,故泰山之神知人生命长短。《风俗通义》引当时传闻称,“岱宗上有金箧玉策,知人年寿修短”。汉代出土的镇墓券上,多有“死属泰山”字样,这说明了东岳大帝是阴曹地府十殿阎君和十八层地狱的主宰者,因此有些地方人们死了之后还要去东岳面点名(意思是去阴曹地府报名一样)。
自汉魏以后,东岳大帝又主掌人之生死寿夭。《云笈七签》卷二十二云,“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因此,奉祀东岳大帝的东岳庙大多设有管理人仙命籍的七十二司或七十五司,分别司理人的生死贵贱 分别负责管理各项事务,与如今的政府部门类似。宋末年间修建的北京东岳庙,是当时北京有名的大庙之一,庙的东西两廊下,就修建有七十二司,如“速报司”、“福寿司”等,甚至连包拯和岳飞等是他的“司长”。
为什么东岳大帝就是泰山神呢?根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东岳大帝是盘古氏九世苗裔金轮王少海氏与妻弥纶仙女所生之子,初名金虹氏。金虹氏有功在长白山中,至伏牺氏时封为太岁。至神农朝,赐天符都官,号名府君。汉明帝时,封为泰山元帅。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封东岳为“神岳天中王”。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又尊为“天齐君”。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加封“天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诏封东岳天齐仁圣王,四年又尊为帝,称“东岳天齐仁圣帝”。对泰山神之祭祀和崇奉,自上古三代就有。三代民居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故天子“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其中五岳之长就是泰山,泰山被尊称为岱宗。《风俗通义》引孔子语称,“封泰山,禅梁父,可得而数,七十有二”,当指王者功成封禅,以告天地的意思。汉魏以后,道教沿袭古制,奉祀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在道教诸神系谱中是冥府主宰,其副手就是酆都大帝,与其他四岳大帝加以辅佐,下辖十殿阎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子的系统,这是因为过去中国的民间认为,人在往生后魂魄归于泰山,要接受一连串的审判。主宰這一切的就是东岳大帝。东岳大帝在道教的历史上是由泰山山神逐渐变为地府之王;主宰地曹18层地狱及世人生死贵贱,已是帝制一级。因此,道家为它设置了七十二司,分别负责管理各项事务,犹如今天的“部、委、办”。宋末年间修建的北京东岳庙,是当时北京有名的大庙之一,庙的东西两廊下,就修建有七十二司,如“速报司”、“福寿司”等,包拯和岳飞等是他的“司长”。
东岳大帝在民间极有影响,被认为是掌管人类贵贱和生死的大神,其祖庙即在东岳-泰山。相传东岳大帝就是职司泰山,掌权人间的福、禄、寿,为阴阳十殿明王的首席,也是阴司地府的主神,所以东岳大帝对作奸犯科、做惡多端的人都能明察秋毫、赏罚分明。过去的中国民间认为,泰山府君一职,并非终身制而是轮换制。许多位泰山府君,都是由生前正直之人死后担任,这种说法与阎罗王的传说相当类似。可见民间对东岳大帝寄予厚望,希望这位幽冥教主在阴间也能铁面无私,为百姓主持正义。
东岳大帝在中国各地都有庙宇,其中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山西、湖北、湖南、河北、江苏以及南方沿海地带较多,一般东岳大帝塑像都是和帝王一样造型,一般造型都是头戴紫金冠(类似于玉皇大帝一样的帽子),手拿笏板(上面描绘又七星连珠的图案),身穿黄色龙袍服装,上面绘制有龙腾·七彩云·潮水等图案,威风凛凛,居高临下的造型一般在庙殿中央,身边一般配有伺候人员塑像,分别为金童玉女,两边站班神像也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手执宝剑和银枪。
东岳大帝各地众说纷纭,话说东岳大帝为泰山爷,他掌管着天下三百六十五路诸神,其身世众说纷纭,有金虹氏说、太昊说、盘古说、天孙说、黄飞虎说等。在传统汉族神话中,官方正统之中,泰山是青帝太昊的司职之一,故青帝又称东帝,为泰山神。在汉族民间传说中东岳大帝主管世间一切生物(植物、动物和人) 的出生大权。泰山神作为泰山(广义泰山,或作太山、太和山,包含山东泰山、秦岭和巴山的泰山表述)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
关于泰山神东岳大帝的来历,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黄飞虎说
《封神演义》中东岳大帝及其子炳灵公,为泰山之神,神位来源很早。即炳灵公封号,亦在宋代。但本书行世后,一般信奉的人,却认为东岳大帝是黄飞虎,炳灵公是黄天化。
《封神演义》中商朝末年,纣王受妲己蛊惑,荒淫残暴,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连黄飞虎的妻子也不放过。黄飞虎之妻为保贞节自杀身亡。黄飞虎的妹妹是纣王的妃子,在痛斥纣王之后被摔下摘星楼而亡。黄飞虎身负家仇,和老父、二弟、三子、四友带一千家将反出五关,投奔周武王,被封为开国武成王,一起讨伐昏庸暴虐的纣王。在兴周灭商的战争中,黄飞虎战死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周武王评价黄飞虎“威行天下,义重四方,施恩积德,人人敬仰,真忠良君子”。姜子牙特封黄飞虎为五岳之首、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总管人间吉凶祸福。
太昊说
道经《洞渊集》云:“太昊为青帝,治东岱,主万物发生。”《枕中记》亦云:“太昊氏为青帝,治岱宗山;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祝融氏为赤帝,治衡霍山;轩辕氏为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为白帝,治华阴山。”
金虹氏说
《神异经》称:“昔盘古氏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赫天氏子曰胥勃氏,胥勃氏子曰玄英氏,玄英氏子曰金轮王。金轮王弟曰少海氏,少海氏妻曰弥轮仙女也。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觉而有娠,生二子,长曰金蝉氏,次曰金虹氏。金虹氏者,即东岳帝也。”《东岳大帝本纪》、《历代神仙通鉴》亦持此说。
据东方朔撰《神异经》所言:盘古终世之时,其子名赫天氏。时有三皇代出,赫天乃人居一山,于此时代代相传,故其山后即名岱宗泰山。赫天有子前勃氏,骨勃子玄莫氏生二子,长名金轮王,次子少海氏。少海氏妻弥轮仙女。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入腹,觉而有娠。生二子,长回金蝉氏,后称东华帝君;次子金虹氏,后称东岳帝君。
盘古化身说
《述异记》言:“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秦汉间俗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五运历年记》也称:“首生盘古,垂死化身……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
上清真人说
《文献通考郊社》中说:“五岳皆有洞府,上清真人降任其职。”
山图公子说
唐代道士司马承祯撰《天地宫府图》列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三十六小洞天,第二东岳泰山洞。周围一千里,名“蓬玄洞天”,由山图公子治理。
天帝之孙说
《孝经援神契》谓:“泰山,一曰天孙,言天帝之孙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也说,泰山“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帝之孙,神灵之府也。”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