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 至圣先师孔夫子的圣诞。

孔子诞生于西元前551年,传说孔子诞生时有一只麒麟来屋前吐玉书,所以后世称聪明的小孩为麒麟儿;孔子3岁时父亲过世后即与母亲颜氏相依为命,自小对礼乐、拜神、丧事、结婚的礼仪很有兴趣,15岁立志向学,30岁就很有学问,所以邻居时常向孔子请教学问,因此孔子就开始收学生,当时,作官的子弟才可以读书,一般百姓没机会受教育,孔子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公开授课收百姓读书的老师。

孔子一生的思想是以为基础,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思想、慾望、语言、行为;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来要求自己及弟子。  

孚佑帝君大洞真经里面写到:孔夫子。何为圣。圣所以作春秋也。关夫子。何为圣。圣所以读春秋也。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所以先圣就是孔子”  、后圣就是关圣帝君,我们也尊称孔子为文圣、关圣帝君为“武圣

 

今日,至圣先师孔夫子诞生两千五百七十六年。

孔夫子之诞辰,很多古籍都有所记载:

《公羊传》曰:

(鲁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公至自晋。秋,晋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 孔子生。

 

《穀梁传》曰:

(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公至自晋。秋,晋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

 

《史记 · 孔子世家》曰: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而根据相关考证,孔子应生于周灵王二十年,即鲁襄公二十一年,开元二一四五年耶元前五五二年。夏历八月二十一日。此处当以《春秋》记载为准。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的人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随著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是教育家、亦是政治家,孔子去世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追封追谥。

汉元始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古人认为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北魏孝文帝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

北周大象二年,北周静帝追封孔子为邹国公是国名,是爵位。

隋开皇元年,隋文帝称孔子为先师尼父为谥号,是美称。

唐贞观二年,唐太宗尊孔子为先圣

唐乾封元年,唐高宗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位。

武周天绶元年,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封号,是爵位。

唐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是爵位。这裏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加封孔子为衍圣公” “玄圣文宣王;五年,改称 衍圣公” “至圣文宣王

宋至和二年,宋仁宗改文宣公为衍圣公。后代相沿不改。

西夏仁宗三年,三月,西夏仁宗颁布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据《宋史 · 夏国传》和吴广成《西夏书事》记载。这一封号为历朝历代最高级别。

元大德十一年,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嘉靖八年,明世宗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顺治二年,顺治帝加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