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二及九月十七是招财童子诞辰,在这一天,大家可以准备鲜果、祭品和茶酒来拜祭,在拜祭的时候切莫忘记念招财进宝咒,如此可以为自己的家里招徕财富。

 

招财童子形象

一说起这位招财童子,大家的脑子里,是不是浮现出一个胖墩墩的福娃,手捧元宝大鱼的年画形象呢?招财童子在民俗中特别受欢迎,过年的时候,讲究的人家总要贴上一张这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当然,现在也有不少人会将善财童子像,用在电脑或者时手机的桌面壁纸上。

 


挑着金子的童子

招财童子不仅形象讨好,更是幸运符,其外形经常是手托宝盘、元宝、如意等,具有开运,纳福,高中,缘起,必胜,平安之意。在风水上,也会通过招财童子的摆件,摆在对应的地方,童子挑着两桶金往家里送,催旺财运。作为开运的摆设,只须经过开光,再放在家中、公司或店铺的财位,可望有求必应。另外,招财童子也可作为门上的装饰,可为家居驱邪开运。

 

招财童子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善财童子,然而, “善财童子”这个称号,远不如“招财童子”被人们所喜爱。原因在于“善财”的读音,和“散财”很像。以至于现在很多用“散财童子”,来比喻花钱如流水、不能攒钱的人。其实“散财童子”,和“善财童子”、“招财童子”,都是传说中的同一位神仙,是他不同的别称。

 

可为什么“招财”这么吉利的事情,会和“散财”联系在一起呢?其实这位“善财”,之所以又称为“散财童子”,是因为他散的是他自己的财,去追求更好、更想要的东西,取得更大的成就。

 

因为他本就生在大富大贵之家,出生时,家中还自然涌现许多珍奇财宝。然而善财对经营财富没有兴趣,反而是散自己的钱财,去寻找明师、供养菩萨,发誓修行成就道业。同时将自己的钱财,去供养爱好真理的人们。是散他自己的财,利益众生,去供养维护善知识,得成更高成就!最终成为孜孜以求、四处参访、潜心修行、终成道果的典范。

 

无论是哪一种出身,善财童子在人们的心中,都和财富有着莫大的关联。关于他的来历,有几个出处。其中一个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西游记》。

 

在《西游记》中的红孩儿大家是否有印象?他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居住在火焰山,并且修行了三百年,更炼成“三昧真火”,定居在钻头号山枯松涧火云洞连孙悟空唐僧师徒在经经过该地的时候唐僧被红孩儿抓走,由于红孩儿神通广大,即使是孙悟空也奈何不了他,只得去南海请观音菩萨帮忙。

 

观世音为了收服红孩儿而用计,让出莲花座,红孩儿只见座没见观音,就小孩玩心重,上莲座学磐腿坐,哪知莲座自动伸出数支自动锋利弯刀,抓抵住红孩儿双腿动弹不得,红孩儿因此顺从观音,观音收红孩儿于身边,即善财童子用法力把红孩儿降住,将他收归。

 

再后来,唐僧在取经途中又遇灾难,悟空再次到南海向观音求救,在落伽山普陀崖上,遇到了红孩儿。此时的红孩儿已经成了善财童子,专侍莲台之下。如今,在观世音菩萨道场浙江省舟山市的普陀山,就有一处善财洞,里边有一尊非常大的善财童子神像。当地相传此处善财洞,就是当年善财童子的栖身之所,求财很灵验。

 

另外一种说法,则是出自佛经《华严经》,据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记载,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最小的孩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各种珍宝从屋内地下涌出,于是福城长者请了个相师为其相面,相师为此新生儿取名善财。

 

善财生来聪明活泼,善解人意,深得长者的欢心,长者对他疼爱有加,但唯有一事令长者担忧,就是:善财并不喜欢听关于“发财”的事。虽然善财拥有无数财宝,但他却认为万物皆空,并发誓要修行成佛。

 

善财首先向住在庄严幢婆罗林中的文殊菩萨请教佛法,文殊对他说:“你到南方可乐国去找功德云和尚,他会告诉你的。善财便去找功德云和尚。功德云对他说:“你到海门国请教善住罢。”等善财找到善住,善住又让他去找弥伽长秆。就这样,善财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一共参拜了比丘、长者、菩萨、婆罗门、仙人等五十三位名师(善知识),通过了考验,最后遇到普贤菩萨,终于实现了成佛的心愿。

 

善财五十三参的故事是大乘佛教用以宣扬“即身成佛”的典型例证。善财在参拜观音时,观音为试探善财的诚意,化作船夫,并掀起大浪,劝他回头上岸。但善财初衷不改,于是得观音教化成为菩萨,现身童子,为观世音左胁侍(或胁士,即位于两胁者,观世音的右胁侍是龙女)。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