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的崇拜盛行于大中华地区、台湾、越南、朝鲜半岛,也见于其他地区的华人、越人、朝鲜人的移民社群。其圣诞日会因地区或庙宇而有所不同。如台湾的霞海城隍是五月十三日圣诞。而马来西亚这里的城隍圣诞一般上落在农历五月十五日,也有定在农历五月廿八。

城隍,又称城隍爷、城隍爷公、城隍老爷、城隍尊神、城隍菩萨,据说原本是从城牆 护城河演变而来的自然神,后来演变为人格神,并有阴间行政官、司法官的职责。城隍是道教中守护城池之神,这种信仰是在南北朝时期兴起,至明清时期,渐由守护神演变成与人间政府所派遣的阳官对应的阴官,专责这一地区的大小阴间事务。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城市,一般用土来筑城墙,城墙的四周都挖有护城的堑壕,有水的称池,没水的称隍,所以这种护城的壕沟就叫。城隍本指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

城隍在中华文化中一直都与官方息息相关,历朝历代都会有针对城隍的祭祀仪式,据史书记载,城隍信仰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兴起,梁武陵王时,某地乡民在筹祭城隍时,突然间窜出一条红色的蛇,绕着牲牛不去。由这段记载可知梁时祭祀城隍在中国南方已是件极为寻常之事。及至隋唐一统天下,初因祭祀城隍的习俗仅流行于江南一带,故于唐初尚未被列入祀典,但是中唐以后,各州郡相继设立城隍祠,可见此时的城隍信仰已逐渐发展成全国性的信仰。当时张曲江曾有《祭洪州城隍文》,五代之际吴越王有重修《城隍神碑记》,南宋陆游亦有《宁德县城隍庙记》,由此可知,中唐以来都县大多有祭祀城隍之活动。



另一方面,民间信仰中的城隍爷是由死去的名人或者对民众有功劳者担任的,多是公正无私的清官廉吏,也有任期制以及其眷属之说。由于城隍爷是一种官职,并非某人的独称,每个信徒认知的城隍爷都可能是不同人。

在上海,其城隍庙就奉祀了三位城隍爷;有时则是好几个地方奉祀同一人为城隍爷,如北京与杭州的民众都奉祀文天祥,有些则是众说纷纭:如北京城隍有人说是说文天祥者,但更多人说是杨椒山。此外广州奉祀的城隍也是杨椒山,但也有人说广州城隍是刘龑或海瑞。而在古中国的一些乡镇、村庄的守护神也会被称为城隍,如霞海城隍。城隍的法力无远弗届,也不限于原本的辖区,如台湾人时常奉祀闽南原乡的霞海城隍、石狮城隍、安溪城隍等。

中国的城隍信仰在历代帝王的推崇下遍及中国各地,几乎每个县城都有一两座建筑雄伟堂皇的城隍庙,城隍神原是城镇的守护神,后来渐由守护神演变成对应于人间政府所派遣的阳官阴官,专责这一地区的大小阴间事务。但凡新官到任前需到城隍庙斋宿;上任日,更需在城隍前完成祭礼才能就任,请求城隍爷一起协助地方政治事务。北宋欧阳修所写的祭城隍文中提到:吏竭其力,神祐以灵,各供其职,无愧斯民,显示了当时官吏们对城隍的敬重和与城隍互相依赖的关系。

在阴间司法神的部分,城隍有专司人间善恶之记录、通报、死者亡灵审判和移送的职务。城隍下辖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将军、范谢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神。其中城隍的僚佐为各司,而各司依各庙配置,并不相同,有三司(如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六司甚至到廿四司或卅六司之说,且各司名号也不尽相同,大部分以阴阳司为诸司之首。阴阳司是城隍爷的第一辅吏,协调诸司,监察诸案后,方陈报于城隍。